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及查询网点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的业务操作,确保个人信用报告的安全合法使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报告本人查询规程》等规定,特制订本规程。! x: M8 ~. A, J \$ T% `5 \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及查询网点(以下称查询机构)。0 n9 v8 X% M1 r* l* x
第三条 查询工作应遵循合规、及时和保密的原则。* W) e7 B% a% \4 B: u3 \
第二章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 第四条 个人可到征信中心或当地的查询机构申请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或代理他人查询信用报告。
. S3 Q1 j1 Y8 c第五条 申请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 u8 Z, o; q! b2 q(一)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并留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备查。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等。: r0 @, `. R( P+ o
(二)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见附表1)。% V) ^7 F* k2 ]! W3 A8 O
第六条 代理他人提交查询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z+ E$ x" Y) m" v
(一)委托人和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并留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备查;
! p( I+ _- _* r6 k5 P(二)委托人授权查询委托书;+ W. {+ ^0 A+ d1 W
(三)代理人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 b( W4 H% r4 l! H% [第七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司法机关和其他依据法律规定有查询权限的行政管理部门(以下合称司法部门)可到当地的查询机构申请查询相关涉案人员的信用报告。申请司法查询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A6 ^$ P$ h( o; L$ f
(一)司法部门签发的个人信用报告协查函或介绍信(包含情况说明和查询原因,被查询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 U" Q, D4 W+ Z, p$ Z- _( b: `(二)申请司法查询的经办人员的工作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y f# V1 M/ g; _# C
(三)申请司法查询的经办人员应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司法查询申请表》(见附表2)。/ \6 a0 J6 P( Y
第八条 接到查询申请后,查询机构应根据第五、六、七条的规定对申请人(指本人、代理人或司法部门经办人员)提供的资料当场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资料不符合规定的,查询机构应不予受理,并当场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原因。
* z9 |1 z9 e6 _) \3 q* `第九条 对于现场受理的查询申请,已开通查询终端的查询机构应当场进行查询,并打印查询结果交申请人签收。
9 k6 p2 n, R& M第十条 未开通查询终端的查询机构应将现场受理的查询申请登记到《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申请登记表》(见附表3,下称申请登记表)中,并在当日下班前通过专用电子邮箱把申请登记表发送至征信中心。
& E. ^0 J- l: k2 L+ m第十一条 对于各地查询机构转交的查询申请,征信中心应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通过专用电子邮箱将查询结果返给各地查询机构。
0 ?; o# D! G: s/ t# s第十二条 未开通查询终端的查询机构接收到征信中心返回的查询结果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按照事先约定的接收方式将查询结果反馈给申请人。申请人可以事先约定的接收方式包括:
5 S) [5 b+ m% t(一)现场领取,申请人在约定日期内到当初提交申请的查询机构领取查询结果。
. V) p# O' N: D. \% a现场领取查询结果时,申请人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和查询申请表,并在申请表接收人处签字。
+ G, n* `6 ~3 ^. ^1 b本人直接提交查询申请的,不能委托其他人领取。委托他人提交查询申请的,只能由委托人或代理人前往领取。
$ g I8 d. q" `0 i& s8 i(二)电子邮件或邮寄,查询机构在约定日期内发出电子邮件或特快专递。
1 Y7 i2 N( L8 z申请人应事先在申请表上注明电子邮箱或详细通讯地址。邮寄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 \- h; E4 @+ Z3 u6 w* u第十三条 在信用报告查询收费的相关管理制度出台以前,查询部门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时暂不收费。$ [ W" [. _2 p
第三章 查询用户的创建与管理 第十四条 各查询机构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明确岗位职责及A、B角,并将A、B角配备情况报征信中心备案。' y. ]6 }% m4 w: w7 v0 a8 d7 a
第十五条 征信中心负责统一创建和管理各查询机构的查询用户。
, [/ ^8 g# J+ H第十六条 各查询机构的查询人员发生变动时,应书面通知征信中心的用户管理员停用原查询人员使用的查询用户,并申请新的查询用户。
' y# k$ e1 T8 e! D5 X; T各查询机构申请新的查询用户时,应填写《征信中心查询用户申请表》(见附表4)。
: b; U+ T' Q/ P1 Q o第十七条 各用户要专人专用,不得私自转给他人使用,更不能设置“公共用户”。
# _! y3 _: @! J: D第十八条 各用户必须妥善保管自己的密码,第一次登录系统后必须立即更改密码,至少每个月更改一次自己的密码,密码要符合复杂性规定。
! m4 T$ a/ Z: d$ \4 X U第十九条 各用户必须为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用信息保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篡改、毁损、泄露或非法使用个人信用信息,不得与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恶意串通,提供虚假信用报告。3 z* _$ K0 _0 t* o7 t- @
第二十条 各用户离开操作台时,必须退出系统。9 E) q. f3 u5 t7 w
第四章 资料管理 第二十一条 查询机构要对所有查询相关的纸质和电子档案资料整理归档。档案资料按照一事一档,编号管理的原则进行。档案资料包括查询申请人提供的查询申请书、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委托人授权委托书、司法部门签发的个人信用报告协查函或介绍信、查询申请登记表等。 S% A, M7 b1 J: r5 Q
第二十二条 查询机构要安排专门的档案柜存放信用报告查询的相关档案,并做好对档案存放地的防火、防潮、防虫、防鼠等“八防”安全措施。& @% c8 N% t- R2 g
第二十三条 档案资料的借阅应当严格限定范围,无查询机构主管的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查询、借阅和复制档案资料。
9 Z) Q3 z+ T% h第二十四条 查询机构要按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对档案资料(包括相关文件)进行管理。
# Y: [/ y$ m; m) t7 g' L; ]# K第二十五条 信用报告查询相关档案资料保管期限为三年,到期可对档案资料进行销毁。对档案资料的销毁要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档案管理规定》(银办发[2004]259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n# d, v5 W" a5 S$ J
第五章 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 查询机构应定期开展自查;各征信分中心要对辖内查询机构的执行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8 F% O( _# M3 R
第二十七条 有违反本规程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行为,造成个人信用信息被泄露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U. b! i( q0 z$ y2 V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程解释权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3 w- {5 T9 R! s( \$ p" F
第二十九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W% G+ y8 v q. x0 b5 h
6 g. @, g* I) `; m
附表:1、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1 f6 `/ t4 J' I) F+ z7 A R2、个人信用报告司法查询申请表
5 W8 F1 Y- g7 y0 _$ O3、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申请登记表2 M# _) P4 t2 o: Q
4、征信中心查询用户申请表
+ i( i* Y2 J2 \* s
; b+ E0 v) ]0 Y' B! z, T' F附表1 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编号:
1 s8 K5 r( M% p" |" _3 R# V: s5 i! j; A$ i/ E3 ^
c8 C2 c# G" l! v1 g' l
信用报告编号: | | | | | | | |
% B1 ~. ]3 n2 p" N5 W R) }. u | | | | | | | | | | | | □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 □大专 □技术学校 □高中 □初中及以下 | | | | | | | | | | □高级领导+ u% e9 r0 Y: n2 R& k
□中级领导7 r' o1 _( z* |1 K9 k' h
□一般员工
' |( \ @4 g9 [7 I: Y□其他 | | | 查询原因(请选择):
2 B! T; H6 o# U9 o□ 了解本人信用记录
# r2 t. @9 Y+ w% T+ H& O! a& v9 q0 D5 ^- O0 R% ]
+ r; y1 ^7 O1 N" U- X6 b! K□ 申请信用卡被拒,需查询
$ i( a. {2 K5 ^* h' b' Q: A/ s" i% F; {
□ 异议申请需要4 N3 P5 l9 W3 N6 h) n
2 c, Q: O- {" V4 g" e5 x' q2 w0 @" X( o, K9 U
□ 为他人担保被拒,需查询
7 J5 ^+ x; _" Z5 w Z: F% a8 ], L. ]7 R
$ j: y1 g( b1 n: l5 r4 _
□ 申请贷款被拒,需查询
- J0 a% M- S% G: n3 g/ u
" G2 ~$ ^; u7 P: `5 \& J0 x□ 其它原因,请注明:
| 领取方式(请选择):
' c$ ~# R0 l$ `' P7 o& `1 m4 Y: w0 x5 o□当场领取
□于______日内到查询机构领取 □电子邮件6 `) U) {; |8 L$ D5 T( T, K3 z
( d* h4 Y- T) `/ A: b8 I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寄6 w- m% q8 ^; C. ^: F
+ i0 i/ Q7 A d- `. a2 J: X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领取日期:$ w0 P$ {9 q8 Y" k$ q8 y( I6 S
年* W3 j g' q: B# ^8 f
月
$ l/ s G1 h* _9 @6 C$ q1 ~日 | | | | | | | | | | | | 受理人(签字):
Q6 S( I8 r5 n( I | 受理日期:8 B7 u8 U" r/ Z6 f
年
7 t. ]- h: z+ n) b# f/ F& I
$ J: | i# r" w月
. S, v& m, f: U1 i7 a) d& {6 f3 a9 y
日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一式两联,查询机构和查询申请人分别保存,并作为查询申请人领取信用报告的凭证。 附表2 个人信用报告司法查询申请表 编号:
; ?' {+ B6 U M$ s) e: V8 C1 T
7 Z5 D4 ^& f) {1 J9 r1 T0 ?- ?信用报告编号: | | | | | | | | | | | | | | 领取日期:9 J3 n" ` b1 w R4 T: x1 P
年7 _# }6 ~, M# y- r' b4 n3 n
月* ^* x4 m+ U5 |+ [# O ?! j
日 | | | | | | | | | | | | | 受理日期:
: f. f) a! _8 Q5 g+ n3 C& B年
4 H8 P- z' g4 k, U( G月7 ^/ B, U4 B4 U, G& i
日 | | | | | | |
注:此表一式两联,查询机构和查询申请单位分别保存,并作为查询申请单位领取信用报告的凭证。 5 v, s3 t6 s$ j
/ ^2 w" ?! B& \8 p5 b
+ y2 m; d" w# z- |
附表3 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申请登记表 接收机构: 接收机构联系人、电话: 注:此表在尚未开通查询用户的查询机构上传查询申请时使用 ; a! A) Y. l* J. F
2 u* ~) H! i$ ]7 v; C! R
: W; P0 K9 M* Q6 g/ E$ k+ S! x附表4 征信中心查询用户申请表 机构名称:(盖章) 填表人:* G l0 p8 N {8 i; N- `& M* i4 v
年
) ^; ~" u# E1 C/ g) T( I月3 k2 ?5 v; w, _5 P* z
日 |